11.在bean的生命周期中加入AOP
🥔 11.在bean的生命周期中加入AOP
在上一节中我们将IOC的部分彻底补充完整,现在的简易spring框架已经有了bean定义,注册,属性填充依赖注入,xml文件解析,应用上下文,修改,初始化和销毁,感知注入容器资源,多种方式多种类型创建bean以及事件机制,本节中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AOP
的功能,将从AOP
的实现到将AOP
融入现有spring框架中进行介绍,相关的代码我放到了
仓库
中
原因
当bean对象已经创建完成想要进行修改,或者想要在一些方法执行前后统一执行一些操作,同时又不想每一处都进行修改,想要在不破坏源代码的情况下进行增强,此时就可以用到动态代理的知识,依据一些匹配规则,将指定的代码进行增强,这就是AOP
的设计思想
本节中就引入了AOP的设计思想,根据匹配规则对方法的调用进行分类,符合匹配规则的方法会被增强,实现想要改变谁就可以改变谁的效果,具体的调用关系图如下:
思路
为了实现动态代理,这里分为两部分介绍,第一部分介绍AOP的实现思路,第二部分将已经实现的AOP引入现有的spring框架中,增强现有的spring框架
第一部分
实现AOP的核心思想就是对执行的bean对象的所有方法进行匹配,当方法匹配成功之后,就说明这个bean需要一个代理类,并且这个类中被匹配成功的方法就需要执行增强的逻辑,然后再执行原始方法,根据这个描述可以发现几个关键的地方:如何匹配,如何创建代理对象,如何执行增强的逻辑。下面依次对这几个关键点进行描述:
- 如何匹配:为了增强目标代码,AOP中提出了一个切入点表达式的知识,根据这个切入点表达式就可以判断当前bean是否会被增强,核心的功能被封装到了
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
类中,主要是根据传递进来的类或者方法,根据切入点表达式判断当前类是否匹配以及当前方法是否匹配,根据是否匹配返回一个boolean
值,根据这个boolean
值决定是否增强 - 如何创建代理对象:根据上面的匹配结果决定是否创建代理对象,为了创建代理对象,有两种动态代理的技术,分别是
JDK
的动态代理和Cglib
的动态代理,两种的主要区别是JDK
是实现接口从而实现动态代理,最后会调用invoke
方法执行增强,Cglib
是继承从而实现动态代理,最后会调用intercept
方法执行增强,两个方法内部都将当前方法与切入点表达式进行了匹配,从而判断是不是需要执行通知方法 - 如何执行增强的逻辑:当一个bean创建了代理对象之后,就会尝试对内部的方法进行增强,但是并不是每次都需要对bean内部的全体方法进行增强,所以在创建动态代理对象之后,会进行第二次匹配,根据切入点表达式判断当前类的当前方法是否匹配,匹配就执行增强逻辑,不匹配就执行原始方法,也就是一旦某个类中的某个方法需要增强,此时这个类就需要被代理,内部的部分方法才需要被增强,其余方法不动
经过上面三步就可以实现AOP,可以发现匹配了两次,第一次匹配是决定是否创建动态代理对象,第二次匹配是决定是否对当前方法执行增强逻辑,所以匹配方法有两个版本:
第二部分
为了将第一部分的AOP引入现有的spring框架中,需要在bean的某一个合适的生命周期中引入,这个声明周期就是创建bean的过程中,当当前bean被切入点表达式匹配成功时,就会创建一个代理对象并返回,外界以为创建的还是普通对象,按照之前的使用方法使用会发现部分方法得到了增强,当当前bean没有被切入点表达式匹配成功时,会按照之前的流程创建普通bean对象并返回
对于用户来说,创建bean并返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bean在调用的时候可能会被增强,所以会在createBean
这个方法中引入AOP的模块,获取一个bean对象时就会出现两种逻辑:
在新增的方法中主要是执行一个判断逻辑,如果当前初始化修改逻辑BeanPostProcessor
实现了一个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感知接口,那么就说明现有的项目中引入了AOP,会有bean被增强,此时就需要进行切入点表达式的判断,这个逻辑与注入容器资源的逻辑类似,只要实现了一个感知接口,就说明这个类发生了对应的变化
一旦实现了这个感知接口,就会调用其中的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方法内部根据配置的代理信息(切入点表达式标识哪些类的哪些方法会被增强,方法拦截器决定这些方法会被如何增强)来第一次匹配,判断当前的bean是否需要创建一个代理对象并返回,也就是说所有的bean在创建的过程中都会进行第一次匹配,匹配成功就会创建代理对象并直接返回,匹配失败才执行正常的创建逻辑
如果当前的bean匹配成功,就会创建一个代理对象并返回。外部用户拿到这个代理对象时,执行其中的方法会调用invoke
或者intercept
方法(动态代理的知识),内部第二次按照方法名进行细粒度的匹配,当前方法匹配成功就会按照代理信息中的规则决定当前方法如何被增强,也就是决定原始方法和通知方法的执行顺序
在创建的过程中,需要保存代理信息,为了将代理信息进行统一包装,框架中提出了一个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Advisor
类,内部保存了所有的代理信息,包括如何根据切入点表达式以及类的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应该执行什么逻辑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中的核心模块一共有一下几个:
- 封装代理信息的模块:保存切入点表达式以及匹配成功之后的增强逻辑
- 代理对象创建模块:根据代理信息从而创建代理对象,调用什么样的增强逻辑
- 整合模块:根据封装的代理信息决定是否调用代理对象创建模块
将AOP
引入现有的spring框架的流程如下:
核心是在红框中的部分,在创建普通bean之前引入一个代理bean对象的创建,只要当前bean会被切入点表达式匹配成功,此时就说明当前bean中有方法需要被增强,那么就会创建一个代理bean对象,最后的一个判断逻辑中结果就不为空,此时就会直接返回,不会创建普通对象,外部用户拿到的bean对象就是一个代理对象,是否创建代理对象取决于切入点表达式的匹配结果,切入点表达式和类的匹配器都保存到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Advisor
类中,这个类被注册成了一个bean对象,所以可以直接从applicaitonContext
中拿到
类的变化
为了加入AOP
机制,首先需要实现AOP
机制,然后在创建bean的时候引入AOP
机制,下面介绍项目中类的变化
新增的类
ClassFilter
:类的匹配接口,提供一个待实现的方法,用来匹配当前类是否被代理:MethodMatcher
:方法的匹配接口,提供一个待实现的方法,用来匹配当前代理对象的当前方法是否要被增强:Pointcut
:提供两个待实现的方法,用来获取类和方法的匹配器: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
:在这个类中实现类和方法与切入点表达式进行匹配的逻辑,相当于是匹配器:
上面四个类的引用逻辑如下图,这四个类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匹配器并且提供了对外的获取接口,匹配器的核心就是切入点表达式,只要传入切入点表达式就可以形成一个功能完整的匹配器:
BeforeAdvice
:这是一个前置通知接口,就是一个标记接口,想要实现前置通知,就需要实现这个接口MethodBeforeAdvice
:方法前置通知接口,将方法执行前的通知执行逻辑定义到里面的待实现before方法中:
UserServiceBeforeAdvice
:针对UserService
的前置通知实现,在方法执行前打印一句话,具体的执行逻辑定义在了before
方法中,也就是对userService
中被方法匹配器匹配上的方法会被增强,执行前会打印一句话:
|
|
MethodBeforeAdviceInterceptor
:方法的拦截器,在里面决定通知的执行顺序,前置后置环绕这种通知是类似的逻辑,只需要调整通知方法和原始方法的执行顺序即可,原始方法的执行被封装到了proceed
中:
上面四个类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模块,可以决定被匹配器匹配到的方法如何执行通知
Advisor
:提供一个待实现的方法,可以获取代理信息中的通知并返回,通知中保存的是对指定方法进行增强的逻辑:
PointcutAdvisor
:提供一个待实现的方法,可以获取到匹配器的相关内容,也就是得到上面的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
类对象,后续可以用两个匹配器来匹配类和方法的执行:
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Advisor
:代理信息的封装类,在这里可以配置切入点表达式,可以根据切入点表达式来执行匹配器的逻辑从而判断当前bean是否需要生成代理方法,并且还可以针对拦截到的方法执行对应的通知:
上面几个类形成了这样一个代理信息的封装类,得到了一个代理信息封装模块
对于这个封装类来说,切入点表达式和通知的执行逻辑需要在xml配置文件中配置,而匹配器直接在内部new一个即可,因为匹配器的核心就是切入点表达式,new匹配器的时候只需要将配置的切入点表达式传入即可
TargetSource
:这个类中封装了被代理的bean对象,对外提供一些获取bean对象信息的方法:AdvisedSupport
:创建bean代理对象的参数封装类,将创建代理对象需要用到的所有参数封装到这个类中,包括匹配器(决定是否创建代理对象),拦截器(决定代理对象中的方法需要怎么增强),目标对象(被代理的真实对象):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
:封装原始方法的执行,在内部提供一个proceed
方法,执行此方法触发原始方法的执行,例如前置通知执行完毕之后,就会调用这个方法从而触发原始方法的执行
上面三个类为创建bean的代理对象提供准备工作,形成一个代理对象创建准备模块
AopProxy
:代理对象的创建策略都需要实现这个接口,统一了他们的接口,调用其中的getProxy
方法从而根据上面的准备工作创建一个bean代理对象并返回,也就是说统一获取代理对象的接口JdkDynamicAopProxy
:使用JDK
创建代理对象的策略,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最终会调用其中的invoke
方法,在invoke
方法中执行第二次对方法的匹配,匹配成功的方法执行对应的通知,通知中执行通知和原始方法。没匹配成功的方法执行proceed
方法触发原始方法的执行:Cglib2AopProxy
:使用Cglib
创建代理对象的策略,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最终会调用其中的intercept
方法,在intercept
中执行第二次对方法的匹配,匹配成功的方法执行对应的通知,通知中执行通知和原始方法。没匹配成功的方法执行proceed
方法触发原始方法的执行:
上面三个类实现了代理对象的创建逻辑
ProxyFactory
:接受一个AdvisedSupport
对象,得到创建代理对象的封装参数之后选择不同的创建策略从而实现代理对象的创建,对外成为一个代理工厂,提供getProxy
方法来提供一个创建好的代理对象:
这个类将代理对象的创建封装起来得到一个代理工厂模块
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是一个感知接口,实现这个接口就可以被spring感知到,从而调用新增的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完成代理对象的创建,或者说实现这个接口的类会被spring感知到项目中有引入AOP
的意图,从而针对每一个bean的创建都去匹配判断是否需要创建代理对象,这个接口继承了BeanPostProcessor
,代表他的实现类都算是一个修改逻辑: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类,将其配置到xml文件中,并将代理信息也配置到xml文件中之后,spring在创建每一个bean的时候,都会经过resolve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之后最终会调用到这个类中的方法,执行的流程为:
重点就是调用本类中的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这个方法内部调用xml文件中配置的代理信息封装模块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Advisor
,代理信息封装模块可能有多个,每个模块中对应一个切入点表达式,从而根据这些切入点表达式判断当前bean对象是否匹配成功,匹配成功就代表当前bean需要一个代理类,此时就开始创建,对应到上面的流程图中就是当前bean是否匹配切入点表达式
先将代理信息封装模块中的信息取出来封装成一个AdvisedSupport
,其中包含被代理的目标对象是谁,定义的通知如何执行,方法匹配器是什么(便于判断代理对象中的哪些方法需要被增强),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代理工厂之后,根据选定的代理策略创建一个代理对象返回,对应到上面的流程图中就是根据代理信息创建代理对象,对应到代码中就是:
|
|
如果当前bean没有被匹配成功,此时创建的代理对象就是空,对应到上面的流程图中就是创建普通对象
总结来看,为了将spring加入到现有的项目中,将AOP机制分为了好几个模块,各司其职,详细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 匹配器模块:内部根据切入点表达式来判断当前类或者当前类的方法是否匹配成功
- 拦截器模块:内部定义通知,也就是如何增强相应的方法,以及决定通知和原始方法之间的执行顺序
- 代理信息封装模块,将匹配器,拦截器,切入点表达式等创建代理对象需要的信息封装到一起
- 代理对象创建准备模块:将代理对象创建需要的参数准备好,包括被代理的原始对象,方法的拦截器,方法匹配器,代理对象创建策略等
- 代理工厂模块:将代理对象的创建封装起来
- 核心模块:通过实现一个感知模块从而针对每一个bean的创建加入
AOP
的逻辑,一旦匹配成功,当前bean就需要引入AOP
的相关内容
修改的类
为了引入AOP
,需要在bean的生命周期中加入一步,这一步加入到了createBean
中:
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
:在createBean
方法中增加了一步,针对每一个bean的创建都加入了切入点表达式的匹配工作,一旦bean匹配成功,说明当前bean需要被代理,从而创建代理对象,新的createBean
方法变成:关于
resolve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的执行可以参考上面的流程图,主要是新增一个AOP
核心类中的处理方法applyBeanPostProcessorsBeforeInstantiation
,内部执行核心类中的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判断当前bean是否需要创建代理对象,需要创建当前方法返回的就不是空
总结来看,为了将AOP
引入spring中,增加了一个实现BeanPostProcessor
的感知类,内部实现了对bean的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决定是否创建代理对象,代理对象内部实现怎样的增强,将这个感知类的核心逻辑加入到bean的创建逻辑中,从而实现引入
bean的创建和获取
下面根据bean的创建和获取的流程介绍AOP如何引入到了现有的spring框架中,项目的前提是一个实现了接口的UserService类,我们想要给其中的方法前面加入一个通知,打印一句话,通知的内容为:
为了实现AOP的功能,最新的xml文件为:
|
|
加载配置文件,xml配置文件中主要配置了三种类型的bean:
得到应用上下文对象:
获取
userService
对象,获取的过程中根据切入点表达式决定是否创建代理对象,经历以下几步:创建普通bean对象之前调用
resolveBeforeInstantiation
中的applyBeanPostProcessor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遍历所有实现了BeanPostProcessor
接口的类,看有没有AOP
的感知类,有的话说明当前项目中引入了AOP
的机制,当前bean可能需要创建代理对象,需要去匹配:执行
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根据xml配置文件中配置的所有切入点表达式来匹配当前的bean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创建代理对象,这里是第一次匹配,目的是判断是否需要创建代理对象需要创建代理对象的话,就需要将创建代理对象需要的参数
AdvisedSupport
准备好,然后调用代理工厂中的接口得到一个代理对象返回如果代理对象创建成功,就返回代理对象,如果代理对象创建失败,当前步就返回
null
获取到bean对象后,执行对象中的方法,如果当前bean被代理了,那么执行原始方法时就会进入动态代理中的
invoke
或者intercept
中,这里使用JDK
的动态代理,所以以invoke
方法为例,Cglib
的增强逻辑同理利用xml配置文件中的方法匹配器进行匹配,这里是第二次匹配,目的是为了判断当前方法是否需要增强,如果需要的话,会调用方法拦截器中规定的
invoke
逻辑来执行增强,这里的invoke方法并不是动态代理中的invoke回调方法,而是方法拦截器中的方法,在方法拦截器中决定原始方法和通知方法的执行顺序,是前置还是后置或者环绕等执行前置通知
利用反射执行原始方法
得到最终的结果
总结
总结来看,为了引入AOP机制,针对bean的创建加入了两次匹配,第一次是利用类匹配器来判断当前bean是否需要创建代理对象,第二次是利用方法匹配器来判断当前代理对象的方法是否需要执行通知,也就是增强逻辑,而为了创建代理对象,通知,匹配器等内容,引入了不同的模块,AOP引入的时机在bean的创建之前,为了引入AOP机制,需要实现一个感知接口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从而让spring知道项目中有引入AOP的意图,之后每一个bean的创建都会尝试给其创建一个代理对象,创建与否与切入点表达式有关,核心模块图为:
为了实现AOP,在spring容器中引入了一些spring内部自己使用的bean,分别有:
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将其配置成一个bean,由于其实现了BeanPostProcessor
接口,也就是其本身是一个后置处理器,在bean创建时被触发,从而尝试创建代理对象UserServiceBeforeAdvice
:这里封装了一个通知方法的执行逻辑,这个bean最终会被封装到方法拦截器中,在方法拦截器中决定通知方法和原始方法的执行顺序MethodBeforeAdviceInterceptor
:是一个方法拦截器,内部依赖了通知方法的bean,决定了通知方法和原始方法的执行顺序,原始方法的执行被封装到了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
中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Advisor
:将所需要的代理信息,包括匹配器,通知方法,切入点表达式,方法拦截器等信息封装到一起,最终在引入AOP的后置处理器中获取其中封装的信息,从而创建判断是否创建代理对象
主要是引入AOP的后置处理器获取到了这个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Advisor
,而这个AspectJExpressionPointcutAdvisor
封装了创建代理对象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如果需要创建代理对象,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代理工厂就能得到一个代理对象,创建代理对象之后,如果代理对象的原始方法被增强,增强之后需要使用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
类中封装的proceed
方法调用原始方法,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创建的代理对象中封装的原始对象没有进行属性注入,这个问题留在后面解决,本节中主要是将AOP引入bean的生命周期中
正常的通知会被封装到方法拦截器中,然后在代理对象执行invoke
或者intercept
方法时调用,内部决定了通知和原始方法的调用顺序